
在電線電纜生產中,500型籠絞機扮演著關鍵角色,其精準高效的運行對于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至關重要。本文將詳細介紹500型籠絞機的操作流程,從開機前準備、設備檢查與調試、絞線工藝參數的設定、上盤操作、啟動與運行監控、質量控制與檢測到班后操作及維護等方面進行闡述。
- 開機前準備
- 接受任務與核對工藝:操作人員應提前接收生產任務,仔細閱讀并理解相關的生產任務書和工藝卡片,確保對產品規格、絞合要求、生產長度等有清晰認識。同時,要將工藝要求與設備現行絞制產品進行逐一核對,保證一致性。
- 設備與防護裝置檢查:全面檢查設備的完好性,包括各部件是否緊固、有無松動或損壞;防護裝置是否安裝到位且功能正常,如安全門是否能正常關閉鎖定等,以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 設備檢查與調試
- 機械部件檢查:檢查設備的主要部件,如放線架、絞籠、壓模座、繞包頭、計米器、牽引裝置等是否完好精確,各摩擦部位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轉動部位有無雜物,確保設備能正常運行。
- 電器系統檢查:檢查自動器、電器連鎖裝置的音響及信號是否正常,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好用,放線盤的銷子是否齊全好用,起重吊葫蘆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等。
- 絞線工藝參數的設定
- 根據產品選參數:依據產品的規格和絞合要求,在控制面板上設置合適的絞合單線直徑范圍(一般為?1.8 - 6.0mm)、絞合節距(38.5 - 517.7mm)以及裝鎧頭轉速(153 - 340r/min)等參數。不同規格的產品需要不同的絞合節距和轉速來保證絞線的質量和性能。
- 試運行與微調:參數設定完畢后,進行短暫的試運行,觀察絞線的成型情況和設備的運行狀況。如有異常,及時對參數進行微調,直至達到理想的絞線效果。
- 上盤操作
- 準備工作:根據工藝附表的要求,檢查線盤上銅、鋁單線的規格、表面質量及復繞情況是否符合工藝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壓模和變換齒輪,并根據產品規格和生產長度,確定收線盤的大小并上到收線架上。
- 吊運與安裝:使用吊葫蘆將準備好的金屬線盤子分別吊運到各放線柜上,關好插銷。然后調整各放線盤的張力,使其均勻一致,確保放線過程中的穩定性。
- 啟動與運行監控
- 啟動設備:完成上述準備工作后,按照操作規程啟動絞線機。在啟動初期,要密切關注設備的啟動過程,確保無異常振動、噪音或其他故障現象。
- 運行監控: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操作人員要時刻留意絞線的質量,如絞線的節距是否均勻、單線的張力是否合適等。同時,關注設備的運行狀態,包括各部件的溫度、振動情況以及儀表的顯示數據等。如發現任何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并排除故障。
- 質量控制與檢測
- 首件檢驗:在設備啟動后,對前幾米絞線進行首件檢驗,檢查絞線的外觀質量、節距、外徑等是否符合產品標準。如不合格,及時調整設備參數直至合格。
- 定期抽檢:在生產過程中,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生產長度進行抽檢,確保整批產品的絞線質量穩定可靠。對于抽檢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 班后操作及維護
- 設備清潔與整理:生產結束后,應及時清理設備上的線頭、雜物等,保持設備的清潔衛生。將工具擺放整齊,為下一次生產做好準備。
- 設備檢查與記錄:再次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看各部件是否有松動、磨損等情況。如實填寫設備運行記錄和維護記錄,以便后續查閱和跟蹤設備的使用情況。
- 維護保養:按照設備的維護保養規程,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潤滑、緊固螺絲、更換易損件等,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